Pages

Monday, June 29, 2020

“北鬥專列”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北鬥背後的90後 - 新華網

apaituberita.blogspot.com

發射塔架前的北鬥人合影。

研制現場的北鬥人。本文圖片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得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時,46歲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主任設計師胡煒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慨:“這是創新的勝利,也是年輕的勝利,我們就是要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創新的衝動!”

  這位航天“老兵”所在的隊伍,成功研制出長三甲係列火箭,後者成為我國唯一的“北鬥專列”。2000年,長三甲係列火箭發射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至今共進行了44次北鬥發射,將全部北鬥衛星成功護送升空,發射成功率達100%——即便放眼世界航天舞臺,這樣的成績也比較罕見。

  然而,在“北鬥專列”的研制過程中,這支隊伍面對的挑戰是,既要有穩定的技術狀態,又要不斷改進提高火箭的適應力和可靠性,這一度被認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戰。

  為了“魚與熊掌”兼得,胡煒帶領當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總體設計團隊,僅用幾年時間,就完成了以多窗口發射技術和復合制導技術為代表的多項技術攻關,攻克了低溫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低溫加注後長時間停放等研制難題。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近了這些90後航天人。

  改變30年不變的流程

  今年30歲的朱平平,雖然是火箭研制團隊裏的年輕面孔,但是擔任長三乙火箭動力係統指揮的他,已經是研制團隊的骨幹。隊伍裏還流傳著他的幾則故事。其中一個和火箭加注有關。因為火箭加注的所有環節,朱平平都必須在場。

  在一次火箭執行北鬥任務時,意外突然發生。

  數據顯示:常規加注量比要求值低了一些。朱平平的神經立即繃緊,他和同事停下手頭的活兒,第一時間定位故障、重新計算加注量、討論解決方法,精準完成了一係列危機處理動作。

  等問題解決後,火箭可以準時發射,朱平平卻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之後,他被確診為急性腸梗阻。醫生告訴小夥子,情況很危急,有的急性腸梗阻發展過快,甚至會導致死亡。朱平平聽後冒出一身冷汗,在此前的任務過程中,他雖然感到腹部疼痛,卻總覺得可以忍。

  “那時候,確實顧不上那點疼痛了。”朱平平説。

  和這位90後有關的另一個故事,關鍵詞是“打破傳統”。

  在點火發射前,長三乙火箭需要補加兩次推進劑,這樣的流程在中國航天領域已經沿用了近30年。朱平平卻成功地將兩次補加“合二為一”,打破了這一傳統,改變了這項30年不變的流程。

  朱平平告訴記者,以前的“第一次補加”,是為了預冷發動機,“第二次補加”,則是補充預冷時揮發的推進劑。不過,一次補加,就需要上百條口令,要不斷打開、關閉各種閥門。這不僅帶來巨大的工作量,還暗藏了一些出錯的風險點。

  “有沒有可能壓縮流程呢?”朱平平和同事們大膽設想,讓推進劑靠重力作用流入發動機,並適當延長預冷時間,以達到預冷效果,這樣就能精簡加壓、泄壓的流程,減少推進劑揮發。

  很快,朱平平的設想在地面試驗中得到驗證。不過,補加環節已經非常臨近發射,任何一點小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必須反復推敲、反復驗證。

  “這個事情,可不是講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必須考慮到各個層面的因素,比如,推進劑揮發與溫度等因素有關。” 朱平平説,他和團隊就此又開展了多次大型試驗。

  説白了,他們要做的,就是證明這種方法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不同溫度條件下,都能成功——只有這樣,新方法才會被認可,這群年輕人,才能真正改變30年不變的推進劑補加流程。

  如今,長三甲係列火箭的發射場工作,周期一步一步縮短,流程一步一步優化:從一開始的50-60天,到現在的20-22天。這背後,就有推進劑補加流程改變的功勞。

  “我們的每一步改進,離不開汗水和智慧,更離不開老一輩航天人打下的基礎。”朱平平説,為國鑄箭,是他們這一代航天人的責任,這不僅需要他們繼承老一輩航天人嚴慎細實的作風,還要膽大心細,敢挑重擔,有敢于創新的勇氣。

  跑3個學校投簡歷就是要進航天

  1994年出生的許哲琪,是長三甲係列火箭研制團隊裏最年輕的隊員之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航天“後浪”。

  在成為一名航天人之前,許哲琪對火箭最深的印象就是新聞報道中雷霆萬鈞、一飛衝天的瞬間,“當時就覺得,這麼大的火箭,要飛起來,還要把衛星精準送入軌道,太不容易了。”她説。

  她的航天夢想,還要從一次宣講會説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許哲琪聽了一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的宣講會。航天人一代代接續奮鬥的故事,讓她深受感動和鼓舞,從此下定決心要成為火箭研制隊伍中的一員。

  有意思的是,在許哲琪畢業時,火箭院並未在她所讀的學校開設宣講會,于是她跑了3個不同的學校,並在網上投了簡歷,多路並進,最終才成了航天係統的一員。

  入職以後,為了學習與火箭相關的知識,許哲琪下班後會在辦公室看看設計圖,學習相關文獻。那時,她注意到一個現象:幾乎每天,師父黃皓都在加班,一定要把當天的工作當天做完才下班,從不拖到第二天。

  剛接觸綜合試驗時,許哲琪還沒有樹立産品把控的概念,在一次接線時,她從線上削下來一段3毫米左右的膠皮。由于膠皮比較小,許哲琪沒有及時扔進垃圾桶,隨手放在了桌上。

  黃皓看見了,突然嚴肅起來,朝著許哲琪的方向喊道:“這是人為制造多余物,桌上很多插孔、插頭,這麼小的膠皮隨手放在桌上,極可能造成堵塞!”

  那是許哲琪第一次看見黃皓這麼嚴肅,小姑娘有些吃驚,在此之前,師父在她心裏是個有耐心的航天前輩,如今因為這件“小事”批評自己,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

  很快,這位90後反應了過來,“都怪自己對待試驗不謹慎,害師父差點發了脾氣。”這件“小事”也讓她意識到,此前新聞報道裏常説的“航天人的嚴謹”,竟離自己如此的近。更重要的是,這份嚴謹,沒有那麼多的情懷可以渲染,就是日常工作“細致細致再細致”。

  “每一次發射成功,都離不開每個人對細節的把控,但凡有一個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將所有人的努力毀于一旦!”許哲琪告訴記者,幾年過去,她也逐漸學會了火箭研制人員的嚴慎細實。

  90後站上指揮崗位

  這一次發射,是許哲琪第一次獨立擔任測量係統指揮。90後也站上了指揮崗位。

  測量係統指揮崗是一個協調統籌的角色,要求擔任指揮的人員根據日程工作安排,與相關崗位及技術負責人溝通後發布每天的工作,調動係統人員配合,時刻關注前後端工作情況,向發射隊及時匯報。

  “來發射場之前非常激動,這是我第一次擔任指揮崗,又是北鬥全球組網的最後一次發射,意義重大。”許哲琪説。

  剛到發射場,這位小姑娘還是有些緊張,每天必須加班看測試細則和操作規程,她總覺得,自己多熟悉一些細則和規程,就多一份底氣。發射隊的很多前輩和同事也給她打氣,給了她不少幫助。

  6月23日9時43分,長三乙火箭點火升空。看著屏幕上的發射直播畫面,測試間裏的許哲琪流下淚水。

  在火箭院的研制隊伍中,像胡煒那樣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的人,像朱平平那樣敢挑重擔、勇攀高峰的人,像許哲琪那樣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還有很多。

  “北鬥發射任務持續20年,完成這項龐大的工程,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傳承。要問航天精神是如何傳承的?就像一線的航天人一樣,從前人手中接過火炬,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長三乙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副書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團委書記李迪克説。

  相比于那些90後航天人,胡煒説自己早已不那麼年輕了,不過他依然清晰地記得一位前輩的教誨——

  當每天所做的工作,你感覺陌生、費解、不懂時,要去問別人、請教別人,這並不可怕,這説明你在進步;但當你每天幹的工作都很熟悉,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麼幹時,這時候就要警惕,因為你很可能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們不敢懈怠,要像年輕人那樣永遠年輕,永遠創新。”胡煒説。 (記者 邱晨輝)

Let's block ads! (Why?)




June 30, 2020 at 06:25AM
https://ift.tt/2BTGYrz

“北鬥專列”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北鬥背後的90後 - 新華網

https://ift.tt/2CbzQX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